“小财看鼻,大财看眼”,老祖宗的识人术,有道理吗?
导读:古语有言:“相由心生,境随心转。” 人的眉眼神情、骨相轮廓里,藏着他走过的路、吃过的苦、见过的世面。所谓“小财看鼻,大财看眼”,是透过皮相看心相。鼻子是脸上的中轴,撑起整张脸的格局;眼睛是心灵的窗户,映着一个人的眼界深浅。 钱财如水,会流向气度宽厚的人,也会涌入眼光长远的人。 小财看鼻:山根如气度 曾国藩有言:“鼻者,面之山也。不高不灵,无鼻不成贵相。” 山根,即鼻梁根部,古人认为它主掌一个人
人的眉眼神情、骨相轮廓里,藏着他走过的路、吃过的苦、见过的世面。鼻子是脸上的中轴,撑起整张脸的格局;眼睛是心灵的窗户,映着一个人的眼界深浅。 钱财如水,会流向气度宽厚的人,也会涌入眼光长远的人。 曾国藩有言:“鼻者,面之山也。不高不灵,无鼻不成贵相。” 山根,即鼻梁根部,古人认为它主掌一个人的气度与耐性。气度窄者,容不下人,撑不起事;气度宽者,稳得住心,承得了福。能赚小财的人,未必有多聪明,但一定沉得住气,把眼前的路一步步走踏实。乾隆年间,徽商江春经营盐业,因山根宽阔、鼻头圆厚,被同行戏称“憨鼻头”。一次,他从扬州运盐至汉口,途中遭遇暴雨,半数盐包浸水。伙计建议掺入干盐售卖,江春却摇头:“损人利己的财,烧手。”他自掏腰包补足货款,又主动降价三成,将浸水的盐卖给老主顾。旁人笑他“傻”,他却说:“今日亏的是盐,明日赚的是人心。”唯独江春的老主顾们主动赊货、让利,助他稳坐徽商头把交椅。心胸狭窄之人,锱铢必较,得失算尽,反而失了人缘,断了财路;气度宽厚之人,容人容事,广结善缘,财气自然如细流汇成江河。山根不是骨相,而是良心的刻度;气度不是面相,而是修来的心量。那些总嫌自己鼻梁不够挺的人,不妨先摸摸良心,是不是自己把路走窄了。战国末年,阳翟商人吕不韦在邯郸街头遇见秦国人质子楚。旁人只见这个落魄王孙衣衫褴褛,吕不韦却盯着对方那双坚韧的双眼,暗叹:“此奇货可居!”他倾尽家财帮子楚打通关系,甚至把爱妾赵姬送给对方。有人笑他疯了:“用万金赌一个质子的前程,不怕血本无归?”吕不韦指着自己的眼睛说:“鹰隼盯兔,只见三丈;鲲鹏望天,方见千里。”后来子楚继位为庄襄王,吕不韦被拜为丞相,掌秦国军政大权。世人嘲讽他商人投机,他却淡然一笑:“世人见利而动,我见势而动,何错之有?”后来他主持修撰《吕氏春秋》时,在竹简上刻下:“察其眼,可知其志。”眼界的宽度,决定了财富的厚度;格局的边界,划定了人生的上限。格局狭窄之人,终日计较蝇头小利,稍遇波折便觉天塌地陷。而心怀远见者,纵使身陷泥潭,亦能拨开眼前迷雾,于困境中窥见转机。很多时候,一个人之所以痛苦,是因为格局太小,缺乏高度。真正活得通透的人,早把心力放在十年后的目标上,眼前的琐碎自然无关痛痒。人这一生,修的不是八面玲珑的技巧,而是望穿浮云的格局。小财靠鼻,养的是遇事不慌的静气;大财靠眼,修的是见微知著的慧心。愿你我鼻梁有山,眼底有光,在命运的起伏中,活出自己的精彩。请您转发分享,弘扬中华传统文化!
作者:妍落 来源:老子道德经(LZDDJ-1)
本网编辑:宋廷义
责编:孙树君